9:16 耶穌拿著這五個餅,兩條魚,望著天祝福,擘開,遞給門徒,擺在眾人面前。
9:17 他們就吃,並且都吃飽了;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,裝滿了十二籃子。
以下經文解釋引自http://www.churchinmarlboro.org/Biblestudy/New%20Testament/42Luke/42ET09.htm
給饑餓的得飽足(九10-17)這是唯一四福音都有記載的神蹟(參太十四13;可六30;約六1)。
故事一開始,便非常感人。十二個門徒剛完成他們的旅程回來。沒有任何一刻像現在這樣,耶穌要單獨與他們在一起。因此,祂帶領他們到鄰近的伯賽大;這地方位於加利利海以北,約但河的東邊。當百姓發現了祂的蹤跡,他們便成結隊的來跟從祂──耶穌便接待他們。
上帝的慈愛,在此表露無遺。大部份人對於得來不易的私人時間受到侵擾一事,免不了要埋怨一番。假如我們與一些親密的朋友,在一處幽靜的地方相聚之際,突然間出現了喧嚷的眾,向你苦苦央求;這樣,你會有甚麼感想呢?有時候,我們實在忙得不容騷擾,但耶穌卻把人類的需要放在一切之上。
日已平西,離家已遠;而百姓又累又餓。出人意表的,耶穌吩咐門徒為百姓預備吃的。要誠誠實實的了解這個神蹟,有兩個途徑。首先,他可以很簡單的接受這是個神蹟,在當中,耶穌為這廣大的眾變出了食物。其次,有些人認為事情是這樣子的:百姓是十分的飢餓──而他們卻極之自私。他們全都帶一些可吃的,但他們不拿出來,免得要與人分享:十二個門徒在眾人面前,把他們所有的都拿出來,其他的人也陸續效法;到了最後,眾人吃飽之後還有剩餘。因此,這事件可視為把自私而疑惑的眾,改變為慷慨大方的一個神蹟,是基督把只顧個人利益的轉變為樂意與人分享的神蹟。
在耶穌分派食物之前,祂首先向天祝謝。猶太人有一句俗話說:『一個只顧享受而忘記謝恩的人,乃是搶掠了上帝所有的。』在巴勒斯坦每一個家庭在用飯之前,都會祝謝上帝,『感謝你,耶和華,我們的上帝,世界之王,賜給我們世人食物的。』耶穌不會在進食之前,忘記祝謝那賜下萬有的上帝。
這故事告訴了我們許多東西。
(一)耶穌關心饑餓的人。如果能夠計算出,耶穌花了多少時間,在撫慰人的痛苦,和滿足他們的飢餓上,而不是在講話上,那將會是何等有趣的一回事。而耶穌仍然需要別人的幫助。終生為家庭作飯的母親;犧牲性命和時間來減輕別人痛苦的護士、醫生、朋友、親戚和父母;赴湯蹈火以改善別人生的活社會改革者──他們所宣講的,遠比那演說家優美的言辭,來得更為有效。
(二)耶穌的幫助是慷慨的。人們都得飽足,飽足之後尚有盈餘。在愛裏頭,並不會緇銖必計的,上帝就是這樣。當我們撒種栽秧之時,通常我們需要把幼曲疏植一番。而我們所丟棄的,往往較我們保留的多。上帝所創造的世界,只要人肯分享,每個人便可以飽足,並且還有盈餘。
(三)正如往常一般,在耶穌的作為中蘊藏永恆的真理。在耶穌裏面,人類一切的需要都得滿足。在我們的靈裏,都有一種飢渴;每一個人,最低限度在某時候,都有一個盼望,祈求可以找到一些東西可以用生命作投資。除非我們可以在祂裏面安息,否則我們的心永遠不得安寧。保羅說:我的上『帝必使你們一切所需的都充足』(腓四19)──即使在我們生命中的沙漠亦然。
作者簡介
本叢書新約作者巴克萊乃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新約及希臘文 教授,為當代著名神學家。他所寫的聖經注釋流傳甚廣,在英語國家中的銷售數量已超過百萬部,相信他所撰寫的能提供一般神學生、教牧人員及平信徒以應時的幫助。